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如何评价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淮海战役》要不惜血本拍摄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真实的淮海战役波澜不惊,黄维兵团北上是唯一的变数。

淮海战役以往说是60万对80万,解放军60万,国军80万,这主要是战时的宣传。

在1948年11月13日,解放军的战报表示:敌军初始投入40万,又增援8万,加上后续部队,共约50余万。

周恩来曾经引用过这个数据,数字方面是比较可靠的。

战役开始的时候,刘峙的徐州剿总下辖21个军50个师,加上特种非正规军,约40万人。

整个战役中,国军在徐州地区总兵力约是80万,包括大约20万非正规军,主要是游杂部队和后勤部队,真正能够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60万。

这是名义上的60万,如果考虑吃空饷等因素,实际上有多少很难说。

吃空饷是国军的正常现象,主要是军饷太少。如果部队满编,军饷就根本不够用。

胡宗南手下炮兵参谋主任蓝卓元回忆:“拿一个连来说,按编制应该有140多人,当时实际上仅有100人左右。这几十名空额的粮饷,在胡宗南所属部队,是规定由各军长统筹分配给各级军官作为生活补贴的。一个连长每月可吃10个空额,官越大,吃空额越多。”

胡宗南手下军官陶萃权也有同样的回忆:“在第一师‘吃空名’已是公开的秘密……据说驻在西安近郊的一个师,满编是七八千人,实际全师仅有3000人。”

胡宗南是地地道道的中央军,只是因为地处西北,军费困难,吃空饷就吃成这样。

自然,中央军这种吃空饷,同军阀杂牌军单纯为了贪污是不同的,是不得已为之。

所有吃空饷的情况,下级必须汇报给上级(只是也是私下汇报),基本形成一种潜规则制度,以填补军费的窟窿。

出身土木系的郭汝瑰认为,一个师吃一两千人空饷是正常的,上级也心知肚明。

军官不可能胡乱使用这笔钱,比如郭就是把空饷的钱用在了部队待遇上,自问无愧。

对于吃空饷的问题,一般没有人深究。如果有人抓着一个军官,拼命追查吃空饷问题,那就是摆明了要整你。

以今天提到的黄维为例,在武汉会战后卸任五大主力之一18军军长,1943年又担任54军军长。

结果,何应钦却突然调查54军吃空饷问题。为啥?

主要是黄维此人榆木脑袋,一不会对国军众多高层溜须拍马,二不会和同僚拉关系,三以清廉自居优待士兵,四只对陈诚和蒋介石绝对忠心。

何应钦同陈诚不和,就借机想整一整陈诚的大将黄维,理由就是54军吃空饷。

这下就捅了马蜂窝,54军上下群情激奋。吃空饷本来就是潜规则,试问哪个中央部队不吃空饷,不然官兵连吃饭和穿衣都困难。

黄维吃空饷也不是将钱落入自己腰包,而是全部用于改善士兵生活。

54军官兵认为黄军长被人整了,武人直爽粗鲁,直接来硬的表示不满。

何应钦任命的继任军长钟彬准备上任时,部分54军官兵直接在军部门口架上机枪,宣称要扫掉何应钦派来的走狗。

钟彬哪里敢上任,吓得直接就开溜了。

何应钦气得跑到蒋介石那里告状,老蒋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是折中处理。蒋介石黄维改任昆明警备司令和青年军第31军军长,54军军长则让非何应钦系的张耀明担任。

扯了这么远,是告诉大家国军的部队不满员。

后来刘峙等国军将领明确说,徐州的国军只有40多万。那么,加上后来黄维从华中增援而来约10万,也不过50多万。

解放军有多少人?

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将军,曾经在50年代的军事文献中回忆:“淮海战役开始时,华野为36.9万人”。

华野的兵力不只是36.9万,随后不断增加。

战役期间,华野兵力增加到42万人。

而众所周知,刘伯承的中野在战争爆发时有14万大军,战役期间统计为18万。

两者相加,解放军至少有60万规模。

而国军正规军也不过50多万,解放军正规军的兵力还略胜一筹。

当然,这60万是华野和中野的正规野战军。而战役期间参战的解放军地方部队数量众多,包括冀鲁豫军区、鲁中南军区、豫皖苏军区、江淮军区、华中军区、鄂豫皖军区,总兵力高达39万人。

上面的60万加上后面的39万,解放军总兵力接近100万。

所以,1949年2月,解放军军委作战部明确指出:“我集中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华北等地区之地方军一部,共100万以上的强大兵力,于1948年11月7日在徐蚌地区发动了巨大规模的淮海战役”。

这不是夸张,解放军确实有100万规模。而国军不考虑吃空饷因素,加上非正规军也不过80万。

说来说去,解放军是100万对国军80万,当然是胜券在握。

此时除了战略部署陷入极大被动以外,国军战斗力也有很大减弱。

在之前几年,解放军很重视打歼灭战,也就是成建制歼灭国军部队。

抗战中,日寇不懂中国国情,对国军打的都是击破战。所谓击破战,就是通过进攻将国军部队重创,迫使他们撤退。

然而中国地大人多,兵员补充是可以维持的。即便一个军伤亡六七成,军官、军士和老兵至少有一半能幸存。这样一支部队送到后方补充新兵,修整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大部分战斗力。所以日寇不断打胜仗,却彻底陷入持久战,国军数量也是越打越多,从抗战初期100多万,打到了后期的400多万。

解放军就很聪明,专门打歼灭战,也就是彻底将部队消灭。

一旦国军一支部队被歼灭了,也就是士兵、中低级军官甚至高级军官全灭,重组起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可能一年半载也恢复不了元气。

以五大主力之一的74军为例,在1947年被粟裕使用5个纵队10多万人在孟良崮全歼。

虽然蒋介石立即任命副军长邱维达为军长,负责重新组建74军,可就没那么顺利。

说起来,74军还是有一定剩余实力的,首先是高级军官有不少突围,比如51旅副旅长王梦庚,51旅151团团长王奎昌和副团长王克己,152团团长谢恺棠,57旅170团团长冯继异,58旅172团团长李仁俊等人。

其次,有2000多普通士兵逃了出来,而74军还有3个新兵团4000多人和一些直属炮兵、辎重部队大约3000人留在后方,另外还有2000多伤兵。

这么算起来,不用补充额外新兵,74军就有差不多1万官兵。

由于老蒋很重视74军,不惜代价进行重建,仅仅到1947年12月,74军就恢复到2万人的规模。

可惜,此时74军的战斗力今非昔比。该军在1948年1月加入淮海战役,一直同战斗力不强,重武器不多的中野部队纠缠。战役后期,74军被华野部队包围,根本无力突围,最终在1949年1月在陈官庄被华野3个纵队猛攻歼灭,军长邱维达也被俘了。

在淮海战役中,74军比普通中央军部队要厉害,同以往的74军却根本不能相比。

这就是部队被成建制歼灭后的惨状,战斗力可能花费几年时间也恢复不了。

而此时国军就有不少部队,类似于74军这样被合围歼灭后重建的,有的部队干脆通过抓壮丁紧急补充兵力缺口,哪里有什么战斗力。

简而言之,淮海战役敌我战力有不小的差距。

甚至可以这么说,淮海战役就是一场歼灭战。最初黄百韬第7兵团10万人,是被活活包围在碾庄吃掉的,黄百韬也送了命。

接着就是黄维第12兵团约10万人被合围,没多久国军主力杜聿明集团也被合围,最终全军覆没。

总体来说,国军打的非常烂,总体战略也很烂,尤其战术上的一举一动都被共谍泄露出去,根本就不可能打赢。用杜聿明的话来说,就是各个部队群聚一团,坐等着被解放军吃掉。

淮海唯一的变数,就是黄维12兵团从华中增援上来。本来淮海的国军正规军只有40多万,面对60万解放军肯定死路一条。

现在黄维突然率领约10万精锐国军北上,这就为国军带了一点转败为胜的希望。

而淮海战役,是事关全局的战略决战。

万一解放军败了,即便主力没有受到严重损失,下一步也可能出现划江而治的局面。国军盘踞黄河以南或者长江以南,两军长期对峙。

所以,毛泽东对淮海的黄维兵团是非常重视的:有人做过一项统计,毛主席的15种著作中,涉及人物305个,其中提到陈毅188次,彭德怀108次,而黄维竟有144次。这足以说明毛主席对黄维的印象之深。

那么,上面扯了这么多,同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有什么关系?

这个长镜头只有一个目的,说明黄维兵团相当精锐,对淮海战役全局存在很大的威胁。

黄维第12兵团由第18军、第10军、第14军、第85军组成。

12兵团的核心为五大主力之首,第18军。

就战斗力来说,第18军未必是五大主力中最强的那个,但绝对是资历最老,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军队。

第18军在1930年组建,第一任军长就是陈诚。在18军组建时,其他四大主力还都不存在。此时第18军的骨干部队,是南京警卫师第1、第2团,是嫡系中的嫡系。

此后长达19年,第18军都是国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之一,参加了国军历史上一系列重大战役。作为中央军的根基部队,第18军所有中高级军官基本都是黄埔将领。

而第18军是货真价实的身经百战,经历的大规模战役就不下100场。

第18军也是最早同红军交手的中央军部队之一,参加了对中央苏区和红1方面军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围剿”和其他一系列作战。

有趣的是,第18军很早就红军修理过!

在1933年2月,第18军参加了第四次围剿。仅仅几个月前,第18军在赣州战役重创了进攻的红军部队。他们击退了红军的攻城部队,还造成红军伤亡3000多人,红四军十一师政委张赤南、红五军团十三军三十七师政委欧阳健等10名师团级干部不幸阵亡,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侯中英等500余人被俘。

第18军在赣州战役中没花费什么力气就大胜,不觉有了轻敌思想。

第四次围剿中,多个友军被击溃,第18军却仍然孤军深入,试图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结果,第18军的52师和59师在黄陂战役中,被林彪使用高达5万大军围攻。这两个师都被重创,52师师长李明、59师师长陈时骥都被红军生擒。

眼见第18军的两个主力师被打残,负责指挥的陈诚仍然不吸取教训,还在四处寻找红军主力。

接着,第18军核心的第11师又在草台岗被林彪重创,师长萧乾和旅长黄维都受了伤。

第18军损失很大,也宣告第四次围剿破产。

第11师随后重建,黄维升官成为师长。

抗战中,第18军历经多次大规模会战,以重大的伤亡,为中华民族立下赫赫战功。

以淞沪会战为例,当时从德国军校紧急被召回国的黄维,改任第18军第67师师长,奉命死守战略要地罗店。面对上万日军猛攻,以及劈天盖地的重武器炮击、轰炸,黄维在这里坚守了整整1周。结果就是,黄维麾下三个团长一个战死,二个重伤,活着的官兵只能凑成一个团。

到战役最后,黄维的师部除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去了。

在淞沪会战表现出色,黄维在1938年成为第18军军长。

在随后的武汉会战中,黄维表示很出色,第18军也被日寇视为中国军队的核心骨干部队。

武汉会战结束以后,第18军奉命驻守鄂西地区。这里是武汉日军重兵集团的主要进攻方向,也是通往四川的战略门户,一旦失守就不堪设想。这么重要的任务,只能交给第18军负责,连续参加了枣宜、鄂西、常德、湘西四次会战。

抗战后期,第18军完成了美械化改编,成为一支约3万人的精锐部队,装备大量重武器,官兵素质也是国军一流的。

第10军是第18军的影子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被歼灭以后,以18军部分官兵重新组建而成。

第14军是中央军一支主力部队,早在1933年就由卫立煌担任军长,经历了无数大战。第14军长期同18军一起行动,部队中不少18军的军官,战斗力也是不错的。

至于第85军,也是中央军主力,曾经归属赫赫有名的汤恩伯13军。抗战中,85军多次被整编,仅剩原13军的第110师一直归属该军。即便如此,第85军在中央军中也属于战斗力比较强的。

说来说去,第12兵团4个军都属于中央军劲旅,总兵力大约10到12万人。

不过,第12兵团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只有8万到10万人!

可以这么说,如果兵力一对一作战,没有一支解放军部队有把握打赢第12兵团。

而第12兵团的精锐,导演则通过长镜头的行军来表现。

大家注意,最初是4队步兵行军,其中2队分为两列,在道路两边行走,中间则留下宽阔道路给两队装甲部队、卡车运输队行走。

另外一队走的是一条比较狭窄的土路,刚好容纳一队骑兵奔驰。所以,这条路是骑兵和步兵各一列行军,毕竟道路太窄了。

最远的第4队,看起来是更窄的一条土路,仅能容纳步兵行军,没有骑兵或者车辆。有意思的是,这条路上不再是单列步兵行军,而是两列步兵靠在一起行军。

可见,急行军之前就规划好了道路,哪条路走车,哪条路走马,哪条路只走人,不是胡乱走。

即便如此,所谓宽的道路也是相对而言。

根据黄维回忆,这一线道路非常恶劣,都是一些黄土路,狭窄泥泞,高低不平,行军困难。

尤其道路的宽度不一,有时候宽达数米,有时候则缩短到一米多,这是当年中国交通条件恶劣的现状。

电影中,装甲车和卡车行驶多次遇到瓶颈,被迫同步兵挤在一起慢慢前进。

即便如此,队伍却没有混乱,也没有发生你争我夺的局面。

镜头拉远以后,我们发现这4个行军队伍,竟然是分别从3座浮桥上走过来的。

其中2座浮桥可以清晰看到,远处的浮桥则几乎看不到。

无论从远处还是从近处走来的部队,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道路行军,没有争抢或者混乱,各走各的路。

镜头再拉,我们看到走过浮桥的场面。浮桥不大,只能一次性通过两列步兵和一列车辆。

由于黄维抢时间急行军,同时通过浮桥的则是3列步兵和2队车辆。

在我们看来,这不是没法走了吗?

并不是这样。

桥面非常拥挤的,3列步兵不可避免拥挤在一起。然而让人惊叹的是,浮桥上行军时两列步兵一上桥,就自觉合成一列行军,空出中间位置留给装甲卡车部队。

而2列装甲卡车部队上桥以后,自觉合成一列。

这种行军并列是最容易出现混乱的,但桥上一切井井有条,甚至行军速度还很快。合并的行军队伍下桥后,立即自动分成原有队列,继续快速行军。

这种行军纪律和组织,让人叹为观止,像是事先彩排过一样。

然而镜头再拉,我们发现其实根本不止这么多行军队列,还有一些步兵和卡车队列,驶向镜头之外的地区,看来在别的地方还有别的浮桥。

我们还可以看到,河上有一座正在搭建的浮桥。

由此可见,即便行军速度已经很快,工兵部队仍然全力搭桥以提高通过速度,非常专业。

随后又是长镜头拉动,从浮桥的一直拉到黄维的前线临时指挥所,前后拍摄了差不多1分钟。

在这1分钟内,我们看到多条行军队伍,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最牛逼的是,行军队伍除了偶尔有个别士兵小跑以外,所有官兵快步行走速度几乎是一样的,还是急行军的速度。

有从军经验的人应该知道,即便保持1个连能够急行军队伍不乱,都是非常困难的。

这1分多钟内,我们看到了至少数千人行军队伍,看不到任何的混乱。

就这点来说,足可见电影表现黄维第12兵团的精锐。

只有久经战阵,经历过无数次急行军又有严格训练和科学组织的军队,才能保证这种行军。

当年的第12兵团恐怕也只有18军才能走出来,其他几个军由于补充的新兵很多,未必能够办到。

这种行军不是虚构的。根据淮海战役的老照片,国军精锐部队行军确实可以走出这种样子,只是这样的精锐部队很少罢了。

而淮海战役期间,黄维北上徐州的速度并不算慢。

沿途河流纵横,面对着南汝河、洪河、颍河、西淝河、涡河、北淝河、浍河等河流,黄维仍然在11月14日前进到太和、阜阳地区,11月23日强渡浍河,同防守的中野4纵在南坪集发生激战,彻底加入淮海战场。

而电影中的场面,应该就是黄维大军在强渡浍河。

稍后为了解决黄维兵团这10万人,中野和华野调动了高达25万大军。初期和中期,中野7个纵队10多万人吃不掉黄维,华野紧急增援了4个主力纵队。经过长达23天激战,仅仅中野就付出3万多人的伤亡代价,才彻底消灭黄维。

期间的战斗颇为惨烈,是整个会战中仅次于打黄百韬碾庄的激战。

如攻打第18军第118师33团驻守的大王庄,这个庄子60多户的房屋全部被打成废墟,仅剩几面土墙。

时任中野6纵46团1营教导员的左三星这么回忆:……干部们不是牺牲,就是负了重伤。我们二连四班长王凤鸣就将阵地上两个野战军三个营的人都组织起来,说“跟我来。”数数人,仅仅只有二十一个了……大王庄很静,静得听得见血往黄土里渗的吱吱声。打起仗来什么都忘了,这会儿我心里突然很难过,牺牲得太多了!三十米外一个人好久没动,我以为是尸体,突然,他动了一下,我一看,是三营长吴彦生。他们三营也只剩下他一个了……华野的增援部队来了,好整齐的队伍,一个个小伙子白净清秀,正副班长清一色的卡宾枪、冲锋枪,一百五十多人迅速占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原来,我们六纵都没有部队派了,华野七纵首长将纵队警卫连使上了,真是打得倾家荡产呀!……这一百五十多人的警卫连撤下来的时候,我站在村口数了数,只剩下十七个了……

至于电影《淮海战役》的这个镜头,实际上是解放军在当地驻扎的第36军12师(原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整整1个师1万多人,协助八一电影厂拍摄的。由此可以看到,90年代初期,刚刚经历了中越战争的解放军,基本训练还是过硬的。

“在战争开始前,政客提供弹药,富人提供钱财,穷人提供孩子。在战争结束后,坐稳江山的政客取回剩余的弹药,富人获得更多的钱财,穷人则在寻找孩子的坟墓。”—塞尔维亚谚语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