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1年,23岁的八路军女团长被日军包围,她拉起棉被盖住自己。谁知,日军上前掀开她的棉被,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
女团长名叫辛锐,济南人,原名辛淑荷,与苦出身战友不同,辛淑荷出身资本家,她的父亲是著名银行家辛葭舟,也正因如此,辛淑荷从小接受过良好教育,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父亲本想将辛淑荷培养成大家闺秀,正欲找家庭教师更进一步教授她时,七七事变爆发,时局动荡,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辛淑荷思虑再三,决定投笔从戎。
辛葭舟也是一名爱国资本家,虽然舍不得女儿,但在国家危亡时刻,儿女情长又算得上什么?
就这样,1938年,辛淑荷与几个姐妹一起来到沂蒙山区参加了八路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辛淑荷认为自己名字过于“柔弱”,经过一番考虑,辛淑荷决定将名字改为辛锐,之所以取“锐”字,除朗朗上口外,更意味着像一把锐利的钢刀插入敌人心脏。
起初,八路军一些首长认为辛锐受不了艰苦环境,可辛锐却没有喊苦叫累,与战友们一起训练、生产,丝毫看不出大家闺秀的样子。
见辛锐如此,首长放了心,知道辛锐文化水平高,便将她分配到重要文职工作岗位,主要从事宣传工作。
在岗位上,辛锐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抗日宣传方式方法,亲赴前线采访,成为我党最早的战地新闻工作者之一。
后来,辛锐成立了剧团,亲自担任团长,创作了一大批鼓舞根据地军民斗志的剧目。更值得一提的是,辛锐还是后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的创办人之一。
辛锐正值花季,像一头小鹿一样活跃在根据地,自然引来许多男同志追求,但她早已有了意中人——时任山东党校校长陈明。
与辛锐一样,陈明也非常有才华,而且能文能武,提起两人相识,还要从一次鬼子扫荡说起。
1939年,日军对沂蒙山地区开展疯狂扫荡,组织上将留守在后方的机关编成一个游击大队,辛锐与陈明被分到一组。
在一次战斗中,陈明因患病体力不支晕倒,情况万分紧急,辛锐二话不说将他背起。
陈明很不好意思,让辛锐不要管他,辛锐却没有作声,愣是背着陈明翻越两座山头。转移到安全地点后,辛锐的衣服全部被汗打湿,两颗年轻炽热的心也因此靠得更近了。
后来,两人时常一起学习,一起分析局势,一起创作作品,渐渐地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1941年初,陈明、辛锐结婚,婚后日子虽苦,但两人过得十分幸福,不久辛锐怀孕了。
根据地条件不好,战士们吃不饱,但众人还是想尽办法给辛锐找吃的,陈明对妻子感到十分愧疚,也经常去附近山上给辛锐采野果子吃。
辛锐见自己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拖累了大家,与陈明商量后,决定吃堕胎药流产。流产后,辛锐尽管十分虚弱,但她仍然不顾身体,继续投入工作。
1941年底,日军继续对沂蒙山区开展扫荡,这次日军出动五万兵力,战斗十分惨烈。陈明临危受命,负责率领一批后方机关部队到前线。
此时,辛锐也收到命令,率领二十余名机关女同志跟随大部队转移到后方。路过费县时,辛锐与陈明匆匆见了一面,但二人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两人最后一面。
第二天,二人各自率领的部队均遭日军袭击,陈明在交战中壮烈牺牲。
此时,辛锐还不知道丈夫牺牲的消息,她正在离丈夫牺牲不远处的荒坡上与日军激烈战斗,但面对士兵多于我,装备强于我的日军,辛锐情况并不乐观。
战斗持续一段时间后,辛锐败下阵来,她的腹部和腿部都被子弹打伤,随后,她被战友抬至山洞休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辛锐坚持了十七天。
但穷凶极恶的日军始终没有放弃对辛锐的追捕,他们最终找到辛锐藏身处。战友们侦查到敌情后,赶紧将辛锐抬上担架往山下跑去。
眼看日军越来越近,战友们抬着担架行动缓慢,辛锐大声吼道:“你们先撤!不要管我!”可战友们哪里肯听呢,依然坚持轮换抬着辛锐。
辛锐艰难地从担架上坐起来,以命令口吻说道:“你们不要管我!尽快撤离!这是命令!”看到辛锐严肃的样子,众人这才找掩体停了下来。
“你们看我现在的样子,活不了几天了,再说日军要抓得是我,我留下,掩护你们撤离,另外,把手榴弹留下,快!”看着辛锐坚定的眼神,战友们眼含热泪将她放到掩体后方,撤离了。
辛锐用力裹了裹身上的被子,随后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日军到来。
日军靠近辛锐一看,竟是一个女八路,顿时大喜,可当日军掀开辛锐被子后,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辛锐手里紧紧攥着几颗已经拉开的手榴弹,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辛锐与几个日军同归于尽。辛锐牺牲时,年仅23岁。
辛锐和丈夫陈明与千千万万烈士们一样,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