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前言

中华民族历来以“四海为家”著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辽阔的大国。如今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令许多人称奇。但其实在不远的过去,中国的疆域曾一度急剧萎缩,甚至一度只余下800万平方公里。那么今天中国能够重拾960万平方公里疆土,最该感谢的人究竟是谁?

清朝西北边陲沦陷,阿古柏之祸横行

公元1865年的一个春天,西域浩罕的阿古柏突然带兵攻入中国新疆,自立为王,建立了“洪福汗国”。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不仅将新疆一带沦陷,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当时的阿古柏是一个残忍成性的暴君,他不遗余力搜刮财富,同时严酷地剥削人民。阿古柏每到一处,必然大开杀戒,无恶不作。有记载显示,他曾在占领的城池内活活烹杀上百名手无寸铁的平民。甚至还将一位老人吊在城墙上示众,最后活活打死。阿古柏残忍成性,因此有“中亚屠夫”的恶名。在他的统治下,新疆人民长时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场叛乱也因此被后人称为“阿古柏之乱”。

阿古柏还大肆搜刮人民财富。他强迫人们交出大量钱财、粮食和宝物,己用来打点自己的心腹。据说他就这样奢侈浪费,聚敛了数万银元、上好布匹以及无数金银珠宝。而百姓们在这种残酷剥削下,生活陷入极度贫困与绝境。有些地方连种子都无法留下,只能挨饿度日。

这时的中国正值东方日益强大的列强环伺,国力日渐衰微。尽管新疆发生动乱,但朝廷的视线仍旧集中在如何应对东方列强的入侵。在这种背景下,朝廷对新疆的叛乱有心无力,任凭阿古柏占据这片土地长达10年之久。10年间,新疆人民在阿古柏的残酷统治下呻吟谷哭,生不如死。

朝议威胁西北,去留令人牵肠

公元1873年,时任直隶总督的重臣李鸿章终于向朝廷禀报新疆的严峻局势,希望清廷能够出兵收复新疆。一时间,这场已被遗忘多年的西北之战再度引起朝野上下的广泛关注。

朝议中,李鸿章提出只有放弃塞防,集中全力防御东南沿海,才能确保中原腹地的安全。他认为,海疆不防,则关乎存亡;而新疆不复,则属轻微。在寸土寸金的当时,这一建议也得到不少大臣的赞同。

然而,这一建议很快就遭到左宗棠的强烈反对。这位沉稳老练的将军指出,如果放任新疆,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他犀利指出,这就是鼠目寸光、缺乏远见卓识的典型体现。左宗棠的反对,使这场去留西北的辩论陷入胶着状态。

此时此刻,朝廷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继续固守东南,任由西北危机加剧?还是硬着头皮,调集重兵深入腹地,一举解除西北之忧?对清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在这场辩论中,李鸿章代表的“海防优先”,主要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面对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强,清廷确实担心丢失东南沿海会直接威胁统治根基。而放弃西北新疆,近期看确实影响不大。所以这种观点在朝野中占主流,甚至连军机大臣也支持李鸿章。

而左宗棠的“塞防优先”则更加远见卓识。他认为中原腹地才是大清的根本,一旦西北沦陷,则顺藤摸瓜,最终也会危及统治。所以他主张不惜重金深入腹地,先稳定西北局势,确保根基不动摇。这种观点虽然目光长远,但需要付出更大代价,所以未得到太多人支持。

老将出征誓死报国 奏折山呈海防非

就在朝局胶着之时,左宗棠再次上疏力陈利弊。他铿锵有力地指出,失去西北新疆只会让局势雪上加霜。相反,坚决出兵才能扭转乾坤,真正从根本上确保腹地安全。否则,只会任由敌人坐大,最终威胁统治根基。

左宗棠这番慷慨陈词,深得皇帝赏识。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指挥三军西征。即便年近六旬,这位老将军仍然毅然决然领兵出征。他清楚这是上下求索的大好时机,绝不能让国家利益受损。

在出征前,左宗棠特意将自己的棺材也带上了,以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他在辞别家人时,语重心长地对儿子们说:“大丈夫当以报效立命,誓将西北之地光复旧境!”面对母亲挽留,老将军也只是沉默地抱拳作别。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老将军制定出适合当时国力的精妙战略。1874年,西征军轻装简从,迅速攻占北疆。短短一年多时间,老将军就接连击败叛军,赢得战役全胜。最后,仅剩伊犁还在叛军之手。在巩固战果的同时,老将军也在积极筹划收复伊犁的大计。

这场战役中,左宗棠选拔任用了大批优秀年轻将领。其中以湖南同乡刘锦棠最为得力。刘锦棠曾建议左宗棠使用游击战术,这成为战役的转折点。左宗棠见刘锦棠善战,累进至参赞大臣,成为左宗棠麾下的红人。

国土收回 刘锦棠一统三区 历尽艰辛

终于,在1884年,左宗棠提出在新疆设省的建议得到清廷采纳。新疆省正式设立,由刘锦棠出任首任巡抚。标志着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0年国土沦陷终于结束。

左宗棠和他的将士们历尽艰辛收复了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没有他们,很可能今天的中国国土只有800万平方公里。正是左宗棠不畏艰难,誓死捍卫国土的英勇表现,成就了他在民族英雄中的地位。今人称颂左宗棠是自唐太宗后,对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

结语

西北虽已收复,但左宗棠的壮志还远未酬。他在致书中央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臣虽老病体衰,专候圣鉴,唯愿效死!”可惜,在新疆建省后的第2年,左宗棠就因病在京城去世,年仅65岁。

左宗棠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一生的奋斗无愧于心。正是有了他这位捍卫疆土的民族英雄,中国才重拾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左宗棠和他那代人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根基,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无数仰慕他的后人,将继承老将军的遗志,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人民从没有忘记过这位民族英雄,每逢重要节日,民众都会自发前往左宗棠祠堂献花祭奠。人们永远铭记老将军报国捍卫疆土的壮举,以此激励自己不辱使命,继续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