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佩洛西引发台海危机被中国反制后,美国在台海打了一套涵盖政治、外交、军事、舆论、经贸等多领域的组合拳。议员窜访、舰机过航、对台军售、各种军演,来势汹汹的背后凸显出美国战略上的被动:当美国反反复复打这些牌的时候,其影响力也在同步下滑,更多的像是一种“例行公事”,很难在战略上有所突破,更不可能扭转当前已经一边倾倒的台海战略态势。
1、美国出尽底牌却收效甚微还被反噬
因为美国目前在台海并没有很好的牌,可以对中国大陆构成较大威胁;反过来中国倒是显得应对自如,在反制的过程中留了很大的战略冗余,或者说我们并没有一棒子打死,让台海除了战争手段再无转圜的余地。
我们的环台岛军演展示了立体封锁和区域拒止,稳住了台海的基本盘。这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选择,我们将难题抛给了美国,接下来投鼠忌器的只会是美国。若美军过度反应,那就相当于美国打了第一枪;若不反应,那美国接下来就打不出什么有效的牌来。
所以对美国来说,目前最实际的还是通过向热点地区出售武器来谋取巨额的利润,这是美国在全球拱火制造冲突的一项核心内容,将美国军火贩子的本性暴露无遗。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的军售活动面临着严重的滞后问题:合同签了一大堆,美国却无法尽快地履行合同,这个问题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身上普遍存在,对台军售亦没能逃出这一魔咒。
美国人自己认为,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政府的延误、供应链问题以及生产要求等等,原因有很多且不容易解决。
相比日本这些美国的盟友,中国台湾地区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都有很明显贴着美国的意思,而哈巴狗怎么可能有和牵绳的主人讨价还价的余地呢?根据美国不完全统计,美国目前延后交付中国台湾地区的军售总合同多达140亿美元,有些甚至可能要到本世纪末才能收到。美国对台军售是以台遏华战略的一部分,台当局寻求军售的本质还是向美国缴保护费,这种不平等的私下政治交易,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接下来美国这种“例行公事”式的拱火还将延续下去,至少在年底之前是这样的。有两个关注的窗口,一是美元紧缩周期的进程,二是欧洲能否渡过这个艰难的冬天,这两个窗口的动向将直接影响到美国打台湾牌的频次和意向。
就在最近美国提出了一些具体内容专门针对中国的法案,比如气候法案、芯片法案等,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举动。美国现在为了遏制中国是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失去理智了,眼中只盯着如何把中国打趴下,从不顾及一些举动本身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美国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全方位的对中国展开战略围堵和进攻,构建一系列不负责任的小团体搞逆全球化,进一步从意识形态、产供链体系、地缘政治以及经贸科技等多个维度撕裂世界,营造对抗的氛围。美国目标很明确的针对中俄这些国家,最终一定会导致反噬效应,逼迫中俄等国不得不尽快形成自己的保护范围。
如此一来,世界会走向分裂,国家之间开始抱团取暖,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斗不休,多极化世界会历史性倒退到冷战时期的两极化发展方向。这就从根本上摧坏国际资源分配以及抗压能力,在面对新冠、供应链体系重创等全球性问题的时候,这个应对周期和所要付出的成本将成倍增加,且不一定能最终解决问题,世界衰退将成为必然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个最坏的结果出现,有两个方案可选择:一个是一劳永逸式的,即中美战略竞争决出最终的胜负,基于当前的国际态势,中美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提前摊牌,完成这场决战;另一个是中美尽快在战略上达成均势,结束当前的战略进攻阶段,转入到战略对峙阶段,因为中美战略竞争是场持久战,这是由两国超强的实力所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