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EC峰会期间,中日谈了约65分钟;岸田要求中方撤销进口禁令,中方当场反将一军,释放信号相当强烈。面对日方提出的要求,中方是如何“反将一军”的?中方的发言中又传递出了哪些关键信息呢?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期待已久的中日高层会晤终于来了。消息显示,在这场为期约65分钟的会谈中,双方重申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鉴于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正式启动以来,中日关系就受到了巨大冲击,两国高层间的沟通交流也趋于停滞,本次中日会谈对希望与中方面对面沟通的岸田政府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日媒消息显示,会谈期间岸田要求中方即时撤销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禁令,双方同意通过对话寻求福岛核污水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日方主动提及核污水排海一事,国际各界其实并不感到意外。要知道,中方全面叫停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贸易以来,岸田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上要求中方“收回成命”。本月早些时候,日媒也放出了岸田文雄计划就核污水排海安全性向中方做出解释说明的消息。
面对日方提出请求,中方也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甚至可以说是当场“反将一军”。官方消息显示,中方在会上中,重申了在核污水排海一事上的立场,直言“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关全人类健康、全球海洋环境、国际公共利益。日方应该严肃对待国内外合理关切,本着负责任和建设性的态度妥善处理。”
透过这番表态,不难看出中方在核污水排海一事上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在日本政府一意孤行,3个月内累计排放核污水超2.3万吨的情况下,日方提出的解禁申请中方是不可能答应的。因为中方此举并非刻意针对日本水产业,而是出于对本国公民人身健康安全负责的考虑。在中方看来,只有立即叫停核污水排海计划,停止为核污水排海安全性“背书”,找到妥善安全的处理方案,才是解决福岛核污水问题的正确道路。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日本应该做的不是以受害者的面目鸣冤叫屈,而是以加害者的身份检讨反省。”要扭转日本水产业面临的困境,日本政府需要做的是正视他国关切,以负责任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将危机转嫁他国。
在中方看来,“中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双方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客观理性看待彼此发展,树立积极友善相互认知,建设性管控矛盾分歧。”因为只有将“互为合作伙伴”的政治攻势体现到实际行动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是推动中日关系回暖升温的正确道路。
某种程度来说,中方愿意本着建设性态度通过磋商谈判找到解决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合适途径,也是希望在保障海洋安全的同时给日方一个选择的空间。毕竟最先受到核污水排海影响的就是日本,如果岸田政府继续一意孤行,该国水产业乃至该国人民的健康安全都将受到相当程度威胁。磋商解决核污水排海问题,对日本政府来说同样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