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象娱乐
文丨向南
当宁门八人化身旅行团,在三亚团建时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最近热播电视剧《宁安如梦》中的多位演员在三亚齐聚,共同穿越到了现实时空,亮相爱奇艺的剧集衍生综艺《100万个约定》,共同展开了为期三天两夜的团建之旅。
剧集衍生综艺在行业内早已司空见惯,各大平台都纷纷有所试水,衍生周边、衍生花絮、衍生团综、衍生演唱会等形式均有尝试,但无论形式怎么转变,市场上对于这种衍生内容的评价褒贬不一。
《100万个约定》能否完成一场剧集主创与追剧粉丝的“约定”?当热门电视剧衍生出综艺,热度能否继续保持?观众是否会为衍生内容买单?而剧综衍生又能否打破次元壁,形成常态化模式?
剧衍综常态化
形成专业“生产链”
在近几年,电视剧衍生综艺的做法被各大平台所争相尝试和效仿,但始终保持着剧集与衍生综艺的关联,而这次爱奇艺的尝试中,将剧综衍生进行了“常态化”的尝试。
在今年8月份,爱奇艺便推出了首档自制互动形式剧综《100万个约定》,这档节目的定位是一场热剧主演与追剧观众的双向奔赴之旅。所谓的“约定”也就是指在爱奇艺站内的“预约数”,当达到一定的预约量后,节目将会邀请主演团展开三天两夜的团建。
第一部参加这场团建的剧集是由杨超越、丁禹兮领衔主演的古装神话轻喜剧《七时吉祥》,当时这部剧的爱奇艺站内预约人数突破了600万;第二部则是《宁安如梦》,在剧集播出前夕,这部剧在爱奇艺站内预约规模突破了740万,创爱奇艺预约人数最高纪录。
可以说,在这档节目的规定中,并没有把预约量严格规定死,反而是给了平台很大的发挥空间,剧集能否衍生出综艺的最终决定权其实还是在平台手中。
另外,相较于此前,《100万个约定》的剧综衍生模式开始朝向了一个“生产链”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调和相对规范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
其一,衍生内容先行。今年上半年,电视剧《宁安如梦》迟迟不定档,但是作为团综的《100万个约定》在3月份就已经早早开始了录制。比起此前剧集完播之后的内容售后,平台会根据对于热门剧集的评估,提前进行衍生内容的制作。
其二,专业团队加持。在拥有了提前策划的基础之上,剧综衍生便可以寻找专业团队进行内容生产,这次《100万个约定》的制作方除了爱奇艺多部热门综艺背后的小怪兽工作室,还有制作过《开始推理吧》《登录圆鱼洲》的“前明侦”团队侦侦日上。
其三,独立选题策划。专业团队的入驻可以使得节目在制作逻辑上更加完善,以最新的《宁安如梦》团建来说,以完成“宁檬果”们(该剧粉丝)的五个心愿作为主题,第一期节目是主演团的集结和默契大考验,第二期节目则是该制作团队所擅长的密室逃脱主题。
这样的模式对于剧集来说,是一次宣发方式的尝试和创新。综艺内容可以在剧集播出时间内同步播出,为电视剧继续增加声势和造热。但是对于综艺来说,团综的实现也更像是解锁了一次粉丝福利。
粉丝定制模式
售后付费的“生意经”
从某种程度上,剧集衍生综艺其实也就是一场“粉丝经济”,继续发挥剧集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由此而产生更多周边内容,让观众持续为定制内容来买单。
在2019年,电视剧《陈情令》成功出圈之后,腾讯视频不仅快马加鞭邀请了剧中多位演员录制了衍生综艺《少年听学中》,同时还打造了《陈情令》国风音乐演唱会连开两场,线下演出票秒速售罄,线上演出票更是销售超过300多万份,有行业人士推算过,这两场演唱会的收入将近亿元。另外这部电视剧的音乐专辑总销量更是突破了4000万。
无独有偶,在此之后各大平台也都纷纷推出了类似于云歌会、团建微综等定制化内容。优酷的电视剧《山河令》《琉璃》等剧集均尝试过线上演唱会的模式,而爱奇艺的电视剧《热血少年》则衍生过平台的首部衍生综艺《救命啊!我要上班了》。
从中可以看出,由热门剧集所衍生出来的周边内容“大有文章可作、大有盈利可赚”,这也是近两年来各大平台越来越重视衍生综艺内容开发的根本原因所在。
单是今年,除了爱奇艺的《100万个约定》之外,各大平台的暑期档热门剧集都相应开发了一系列的衍生内容。
爱奇艺今年的热播剧《莲花楼》举办了“就在江湖之上”主题演唱会,以会员用户花费30元(非会员用户需花费60元)便可以购买线上观看直播的名额。在剧集结束之后让一众主创演唱会重聚,为“莲络人”们(该剧粉丝)圆梦。
同样,腾讯视频在《长相思》结束时,也开启了“大荒巡礼狂欢夜”,主演全员出动,同样也是分成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票价也一样,不过却被拿来与同类型的剧集衍生演唱会进行比较,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相比之下,《长相思》的衍生微综《大荒奇遇记》关注的人则比较少,一方面是微综整体上的体量本身就不是很大,另外就是微综也是在短时间内同步上线,关注度比较集中,并没有很长的传播周期。
芒果TV的暑期档热剧《大宋少年志2》也同样推出了两部衍生综艺,前有《团建吧!七斋》,后有《大宋探案局》,这两档节目接连上档,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正式衍生内容的上线已经距离剧集结束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赶上热度的高潮。
虽然各大平台在衍生内容的开发上略有不同,但是整体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发挥热门剧集在综艺领域的长尾效应,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剧综双厨狂喜
衍生能否打破次元壁?
纵观当前各大平台已推出的衍生内容,从中可以发现,基本上默认的默契都是由“热剧”衍生,这成为了衍生综艺天然的“流量池”。凭借着剧集本身的热度和演员的流量,衍生综艺的节目热度等同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以这次《100万个约定之宁安如梦》为例,根据酷云数娱的2023角色热度榜周榜中显示,在上周,电视剧《宁安如梦》中白鹿所饰演的姜雪宁获得了六次角色热度日冠,并且拿下了周榜的冠军。另外,在电视剧《宁安如梦》中,谢危、张遮、沈芷衣三个角色也分别上榜,一部剧独占四席。
背靠着剧集和演员的热度,衍生综艺的热度自然乘风而起,虽然仅上线两期节目,但是却能在爱奇艺站内的热度峰值突破8000,对于综艺来说成绩已然不错。
另外,通过将剧综衍生常态化,也可以进行更多商业化的尝试。一方面,剧综联动可以拉长剧集宣传战线,辐射面更广,另一方面,常态化的操作也可以让剧集的观众与平台建立更紧密的链接联系,也可以让商务资源有了更广泛的切入机会。
在这次爱奇艺的《100万个约定》中,虽然节目两季相隔三个月左右,但是却获得了纯甄甄酸奶的独家长续冠名,从中也可以看作为衍生内容捆绑营销的优势所在。
在2023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还宣布接下来将会基于高口碑的迷雾剧场,打造一档推理综艺《拨开迷雾吧》,延续迷雾剧场的风格,通过12个风格迥异的悬疑故事,呈现一档24期无限反转的剧情式真人秀。至于能否突破剧衍综的屏障,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总的来说,衍生综艺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常态化的衍生综艺在未来也很有“商机”,但是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也只有多尝试,才能摸索出真正适合的模式。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