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2023年11月以来,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在这当中,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异常寒冷和多雪的特点,大部地区气温下降,部分地区出现了大到特大暴雪等激烈的冬季天气现象。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11月1日至15日,东北地区多地气温明显比常年同期,其中,黑龙江、吉林多地的平均气温偏低相当强烈,很多地方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超过4度。

一、国家级暴雪预警升级

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出现了两次较强的降雪过程——进入11月以来,东北地区已出现2次雨雪天气过程,其中,11月5日至6日的大范围降雪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南部雨雪强度大,黑龙江佳木斯、五常,吉林珲春、延吉,辽宁沈阳等41个国家站日降水量突破当地11月历史极值,11月7日上午黑龙江东部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了45厘米。

11月16日,随着一次速度非常快的冷空气南下,干冷空气冲入中东部今天我国中东部已经大范围的放晴。而随着冷空气南下,广西沿海已提前降温,珠三角上午气温“倒挂”、比凌晨还冷,海南北部气温现在和福建沿海相当,闽南将成为大陆上最后降温的地方。而随着冷空气倾泻,一道旺盛的降水云系已经在东亚地区出现,从东海一直延伸到我国东北地区。

11月16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已经挂起了更高级别的暴雪橙色预警:预计11月16日14时至11月18日14时,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黑龙江东部、吉林中部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15~20厘米,局地25厘米以上。主要降雪时段16日白天至17日。

比如预计11月16日14时至11月17日14时,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其中,黑龙江东部局地有大暴雪(20~25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5~8厘米,局地可达10厘米以上。这是继上旬大范围特大暴雪后,又一轮激烈的强降雪过程。

二、东北特大暴雪一触即发

为什么马上东北地区会出现激烈暴雪?主要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北极涡旋:北极涡旋是指北极地区高空的一股强大的旋转气流,它的强度和位置会影响冷空气的分布和活动。当北极涡旋强化时,它会将冷空气锁在北极地区,使得中纬度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当北极涡旋减弱时,它会让冷空气逸出,使得中纬度地区的气温下降。2023年11月,北极涡旋出现了异常减弱的现象,这意味着北极地区的冷空气积累了很多,一旦有机会,就会向南释放,导致中纬度地区的大范围降温。

而之所以东北要出现猛烈暴雪,和温带气旋的出现有关。指温带地区形成的一种低压气旋系统,它是由冷暖空气的对流形成的,它的发展和移动会影响降水的强度和范围。当温带气旋发展时,它会吸收大量的水汽,使得大气湿度增加。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数据,2023年11月,东北地区受到了多个温带气旋的影响,11月16日上午,从地面天气图上可见,强盛的冷高压正在蒙古高原等地盘踞,而在我国东北地区,形成了蓝色冷锋和红色暖锋相接的系统,这正是发展中的温带气旋。在温带气旋内,冷高压推动的冷空气和黄海、日本海等地北上的相遇,导致东北地区正出现激烈暴雪。

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了更高等级的暴雪橙色预警,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11月16日14时至11月18日14时,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黑龙江东部、吉林中部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15~20厘米,局地25厘米以上。一方面,由于有温带气旋出现,部分地区的大风伴随暴雪可能会有暴风雪的观感,而且黑龙江东部地区的降雪特别猛烈,还可能会有特大暴雪出现。

三、或比纯暴雪更危险

另一方面,这次暴雪中暖湿气流也很强,部分地区除了暴雪还会有雨夹雪、冻雨等天气,黑龙江、吉林等地前期已有不同程度积雪,这样的冰雪混合物可能更危险。比如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指出,11月17日凌晨,黑龙江东部多地除了降雪,还可能有雨夹雪、湿雪和冻雨天气出现,给地面和电力线路造成更大的压力和危害。

气象专家提醒,黑龙江、吉林等地降雪强度大,且前期已有不同程度积雪,加大了致灾风险,公众需注意路面积雪结冰、道路湿滑等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外出时小心慢行,注意安全;还需及时清除积雪,做好临时搭建物、危旧房屋、温室大棚和圈舍等的加固工作,防止垮塌。另外,雪后气温较低,公众需关注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工作。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